毓医直播第124期|听毓璜顶医院营养科专家讲痛风患者的“食物红绿灯”,吃对才能不痛!
提及痛风带来的痛苦,顾名思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痛。
痛风到底有多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疼痛的分级,痛风处于 3~4 级之间,这意味着重度且持续的疼痛,不用药无法缓解。每个痛风患者都对发作时钻心刻骨的疼痛印象深刻,在痛风发作期间,很多患者会因疼痛和住院治疗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发的一种常发性病症,是关节炎的一种。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痛风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关节的疼痛、肿胀,而人体最底部位的疼痛更加剧烈,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痛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嘌呤饮食——尿酸是嘌呤代谢而产生的,如果经常进食高嘌呤食物,就可能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
不良生活习惯——由食物摄入的嘌呤,占尿酸来源的20%,80%是人体内部细胞核被分解后产生。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分泌。肥胖是痛风的潜在因素。国际期刊《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体重超标的人出现痛风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24倍。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这种晶体正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罪魁祸首。要想不痛风,日常生活就要注意,适当多吃“绿灯”食物,少吃“红灯”食物!
痛风人群如何预防痛风发作?
少吃“红灯”食物!高嘌呤、严格限制
动物内脏:肝、脑、肾、肠等
部分海鲜:沙丁鱼、凤尾鱼、鱼子、干贝、牡蛎
浓肉汤/火锅汤:嘌呤溶于水,汤比肉更危险;
酒精:啤酒(含嘌呤+抑制尿酸排泄)、白酒、黄酒
高果糖食物:含糖饮料(奶茶、可乐)、蜂蜜、甜点
个体对食物的反应程度不同,有痛风发作的个体应遵循上述的基础上,尽量避免摄入既往曾诱发痛风发作的食物。
中嘌呤、适量吃
肉类:瘦猪肉、牛肉、鸡肉等(去皮,100g/日)
部分鱼类:三文鱼、金枪鱼(急性期规避,缓解期少)
豆类:黄豆、黑豆(干豆嘌呤高,但豆腐、豆浆可适量)
菌菇类:香菇、杏鲍菇
多吃“绿灯”食物低脂、脱脂奶制品牛奶对降低尿酸水平或痛风本身具有积极作用,而牛奶种类繁多,根据乳脂含量分为脱脂、低脂和全脂牛奶,每天一杯脱脂、低脂牛奶可使血清尿酸水平下降。新鲜蔬菜蔬菜热量低、富含膳食纤维、容易产生饱腹感,这些优点对体重控制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蔬菜中的钾离子还有助尿酸排泄。低糖水果常见的低糖水果有西柚、柚子、草莓等,而像梨、葡萄、苹果等水果的含糖量较高,要注意适量少吃。此外,最好直接吃新鲜水果,而非果汁。
多饮水、限制饮酒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饮水2000 ~3000 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 mL。优先选用白开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等,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及生冷饮品。限制饮酒: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如果不得不小酌两口,建议每次饮用量不超过1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450毫升、红酒150毫升、38°白酒50毫升、高度白酒30毫升。
由于痛风无法根治,建议大家管住嘴、迈开腿,把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别等到开始痛了才后悔。
于文杰 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内科学硕士 国家营养指导员自2021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烟台毓璜顶医院临床营养科从事临床营养诊疗工作,擅长 孕产妇、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肾脏疾病、肿瘤、消瘦、围手术期、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等的饮食营养、肠内及肠外营养治疗。
页:
[1]